东北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1日 10:38 浏览时间:



东北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

(公开版)

2022531



一、建设目标

(一)中长期建设目标

(二)2021—2025年建设周期学校整体建设目标

二、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一)学科布局总体情况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拟建设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三)学校推动建设学科发展的主要举措

三、2021—2025年建设内容

(一)建设与改革任务

(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四、预期成效

五、组织保障

(一)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资源筹集配置机制

(三)监测、评价和调整机制


一、建设目标

(一)中长期建设目标

2035年,在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步入教育强国之际,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整体水平国内前列、国际知名;在基础研究创新突破、前沿问题协同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更有作为;教师教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成为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培养的摇篮、国际一流的教师教育人才汇聚中心和前沿研究重镇,形成服务引领教师终身学习的中国模式,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中国方案。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度和国际认可度大幅提升,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到本世纪中叶,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一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形成结构优化、相互协同、水平一流的学科体系;培养大批具有使命意识、创造能力、追求卓越的精英人才;产出一批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类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教师教育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具备全球揽才和招生竞争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师资培养基地,产出引领教师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成果,在国际教师教育前沿领域具有学术话语权,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策源地。

(二)2021—2025年建设周期学校整体建设目标

继续坚持“一条主线、三维发展”,夯实办学基础,突出优势特色,基本建成研究型、综合性的一流师范大学。到2025年,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数量实现新突破,特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模式国内领先,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完善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服务体系、高端人才发展体系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社会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二、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一)学科布局总体情况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1.学科布局总体情况

新一轮建设期间,学校坚持“强化优势、巩固支撑、突出特色、促进交叉”的学科发展策略,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一流建设学科和数学与工程应用、生命与生态环境2一流培育学科领域,建设彰显教师教育特色、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的“一特色四双驱”五大优势学科集群

——以教育学为核心,拉动数学等学科做大做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打造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教师教育学科集群;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为核心,拉动文史哲、经管法、艺术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打造双核驱动、服务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

——以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拉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打造双核驱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工交叉学科集群;

——以统计学、数学为核心,拉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打造双核驱动、服务关键共性技术探索的大数据+X”学科集群;

——以生物学、生态学为核心,拉动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打造双核驱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与生态环境学科集群。

2.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2025年,教师教育国内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学科方向达到或更加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一流培育学科领域达到或更加接近国家一流建设学科水平,“一特色四双驱”学科交叉集群效应初显,特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为基本建成研究型、综合性的一流师范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2035年,教师教育和一流建设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优势学科方向跻身世界一流前列,环“一特色四双驱”优势学科集群的学科会聚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学科整体水平国内前列、国际知名,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050年,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教师教育和若干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前列“一特色四双驱”优势学科集群的学科会聚融合生态更加优化,学科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提供强大的学科支撑。

(二)拟建设学科及其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新一轮建设周期内,学校聚焦师范大学主责主业,拟建设的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并重点培育数学与工程应用、生命与生态环境2学科领域争创一流。拟建设的一流学科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在学科整体建设中发挥核心驱动作用。以教育学引领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凸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史引领文科振兴繁荣,以化学和统计学引领理科提升突破,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引领工科培育成长。实施“高峰学科强优计划”“高原学科促优计划”“交叉学科创优计划”,通过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学科高峰高原。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引领带动关联支撑学科协同发展和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形成以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的优势学科集群会聚融合态势,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

——在学校内涵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建设一流学科为龙头,拉动以学科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结构布局优化协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积极要素充分集聚。巩固教师教育在学校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教师教育学科集群建设为牵引,进一步彰显师范特色,引领国家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学科专业特色愈加彰显,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特色、协调、可持续的立体式内涵发展。

——在深化综合改革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创新学科管理体制和建设模式改革,持续优化学术特区的资源配置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进一步落实学科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学科治理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学校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效能提升提供先行示范

(三)学校推动建设学科发展的主要举措

1.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特色

整合全校优势资源,汇聚更多创新要素和动力,打造以建设学科为核心、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一特色四双驱”五大优势学科集群。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上,组织遴选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关键领域问题,加强科研创新服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建设学科加快集聚结构优化的大团队、夯筑优势集成的大平台、勇担国家急需的大项目、产出原创引领的大成果,形成特色鲜明、水平领先的学科领域和集群优势,大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2.进一步深化交叉融合发展

聚焦“四个面向”,大力优化前沿交叉学科布局,围绕“大思政”、“教育+”、区域国别、新能源、“大数据+”、先进材料、“智能+”、生命健康等优势领域,凝练重大学术问题,开展校内外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有组织科研。与顶尖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前沿交叉研究院,聚焦重大基础理论、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协同学科集群交叉,探索前沿交叉研究领域。实施交叉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好交叉学科基地班,构建跨学科交叉、跨校所联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交叉融合工作的成果认定和绩效奖励体系,加大协同创新扶持力度。

3.进一步优化学术特区建设

总结推广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带头人负责制的试点经验,全面优化一流建设学科的学科方向带头人负责制实施体系,健全协同联动的政策体系,建强责权利相统一的学科方向团队实体,持续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着力统筹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在办学空间、编制岗位、招生计划、建设经费等资源配置上对一流建设学科加大倾斜力度,按照“一院一策、一科一案”的方式优先满足一流建设学科的发展需求,为打造学科高峰提供资源保障。构建以一流关键绩效为指标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确立争创一流绩效的学科评价激励导向,营造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

三、2021—2025年建设内容

(一)建设与改革任务

1.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全面提升学校党的建设水平,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学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拓展、深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确保学校政治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完善学院(部)议事决策制度体系,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党员和积极分子队伍质量提升计划,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选拔任用体系,重点加强校级和处级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素质培养体系,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干部管理体系,加强考核与监督,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贯通融合纪律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强化职能监督,推动二级纪检机构做实基层监督,构建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引领,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重交叉、多出路”的培养思路,全面实施“卓越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力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构建具有“东师特色、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卓越教师、学术型拔尖人才和应用型精英人才。  

——牢固树立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实行以人才培养成效为依据的资源配置机制,全口径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实行教学与科研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教授全员讲授本科课制度,加大对教师教学绩效的激励力度。

——优化“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培养体系。实施基于养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领航计划,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以高水平科研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机制,构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高水平教材、拔尖基地相互支撑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以“创造的教育”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造引领、分类培养”。针对创新型卓越教师培养,依托“U-G-S2.0模式,实施4+2”一体化培养。针对学术型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本硕博贯通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围绕一流建设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针对应用型精英人才培养,优化本研一体化的“U-G-E”培养模式,加速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抢占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机遇,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完善“全方位、多主体、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人才培养评价的根本标准,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强化教学工作持续改进机制。以课程评价改革为核心,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强化导师责任,建立全过程全环节研究生质量管控体系。

3.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坚持深化人才体制与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改革评价机制选才育才,优化政策环境用才留才,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彰显,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推进考核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郑德荣式好老师”等典型选树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从严查处违反师德师风行为,营造健康诚信的学术生态。建好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持续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工作。

——科学配置编制岗位资源。优化编制资源宏观调控机制,持续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确保编制岗位资源进一步向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和特色学科倾斜。加快壮大专任教师队伍规模,重点扩充一流建设学科师资队伍体量,着力增加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的编制岗位数。

——加大人才引育工作力度。持续增强一流建设学科的高端人才吸引力,加快提升博士后人员规模和质量,打造高端人才蓄水池。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提升人才凝聚力、竞争力和吸引力。

——营造人才成长良好氛围。健全激发成长潜力的职称评聘制度,完善以人才培养和学术质量贡献为核心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深化激发奋进动力的考核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代表作和同行评价制度,重视教师成长性评价,探索人才长周期评价,持续激发学科、团队、教师的创新活力。

4.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四个面向”使命定位,突出政治引领,完善科研组织机制,涵育优良学术生态,坚持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协同攻关和目标管理,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端平台建设。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建设力度。立足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交叉融合,建设一批综合性、跨学科实践的文科研究基地和文科实验室。加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提高服务党和国家决策的能力。

——加大科研培育力度。支持以问题为导向组建团队,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自主培育一批重大项目选题,加大高水平成果资助,预研培育与后期资助相结合,培育和生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提高自主创新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的能力。

——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优先支持传统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开展学科前沿和基本问题研究,进一步巩固教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教育、世界古典史、东亚史、数理统计等学科方向的优势地位,推进中(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物学等传统学科基础研究向纵深发展。提高应用学科科研贡献份额,推进边疆问题、东北黑土区域生态保护与恢复、“双碳”目标、海量遥感数据、固态电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主要应用研究领域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主题,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水平和效率。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领军人才和学科方向带头人更大科研自主权。深化交叉研究机制,成立前沿交叉研究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推进科研评价改革,构建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

5.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东师校本文化资源为主要建设内容,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大学文化为重点,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学府品位。

——传承红色文化。把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推动文史传艺等学科协同开展东北抗联史料挖掘、整理研究与文创工作,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联精神。加强校史校情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弘扬传统文化。依托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加强东北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服务东北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培育建设若干省部级文化传承基地,推进数字民族民俗博物馆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厚植大学文化。大力弘扬“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和“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加强音体美传文协同创新,持续提升“东师舞蹈”“冰雪运动”等传统品牌影响力,深度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活动,推出社会主义文艺精品力作。引导学生坚定教师职业理想,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6.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一流建设学科优势,围绕国家“高精尖缺”领域,推动机制、平台、师资等交叉渗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环节,加大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和从实验室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平台,培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化需求和经济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构建完整学术链条。加强前沿应用研究,围绕前沿领域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学科领域,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对接市场需求,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运营平台,在实验室、中试中心、科创基地以及相关行业企业之间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学术链条。聚焦国家急需和重大现实问题,拓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渠道。依托深圳研究院,加强与深圳行业企业的科研合作,打造学校“双一流”与深圳“双区”建设紧密对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

——提升成果转化质量。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培育和推广具有重大产业化需求和经济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重点推动教育部“新时代东北教育新突破重大工程项目”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与各级各类决策部门的供需对接,培育建设若干共建共享、具有集成优势的新型智库机构,提升建言献策的质量,打造影响广泛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品牌。

7.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深入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求,健全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三级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构建适应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学校治理架构。以章程为核心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现代化的学校制度框架,持续提升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动学校专项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专项组织的规划、评价、监督和咨询作用。

——健全三级治理体系。学校层面,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绩效考核评价和资源配置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建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学院层面,明晰党政联席会和教授委员会的行政与治学职责分工,统筹负责学院发展规划、教学改革、科研协同、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和资源共享等,推动学院整体发展。学科层面,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自主负责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完善学校、学院、学科办学成本分担机制,激发学科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放管服”改革为引领,深化管理机构改革,强化规划、指导、监管等深层次服务,提高信息化支撑能力。完善内控机制,围绕重点业务和关键领域,建立规则内嵌的内控信息化系统。

8.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改革,构建以一流绩效为指标的全方位、多维度、开放性教育评价体系。

——聚焦“三位一体”,完善综合评价。由重科研评价转变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协同促进的综合评价,实现学科内教学、科研、队伍三大资源的有效统筹和相互支撑。

——强化“关键绩效”,改进结果评价。聚焦一流目标,由普遍绩效评价转变为关键绩效评价,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突出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重点考察学科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关注“成长提升”,探索增值评价。由重现状评价转变为增值评价,重点考察学科的成长提升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考察招生选拔质量和学业成就提升度、科研总量和科研水平指数提升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度等。

——设置“负面清单”,严守底线评价。由重高线的加分评价转变为同样关注保底线的加减评价。在学术不端、师德师风失范、教学事故、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教授上本科课未达标等关乎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上,进行严惩性减分评价,筑牢教风学风底线。

——激发“协作效益”,实施团队评价。由教师个人评价转变为学科团队整体性评价,实行“学校考核学院、学院考核学科团队、学科方向带头人考核教师个人”三级考核模式,实现由个人绩效到团队绩效、由学校统一标准到学科个性化绩效奖励的转变,将绩效杠杆作用放至最大。

9.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以理事会为核心,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双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提升社会参与学校治理的广度;以推动一流建设学科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加强与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合作。

——完善理事会制度。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调动多方力量与资源助力学校事业发展。以理事会为基础,形成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关系及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理事会在扩大决策民主、加强社会合作、争取办学资源和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完善校地合作机制。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加快推进与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推动省校、市校融合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积极争取政策、资源与经费支持。深化与深圳等地的战略合作,积极优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的办学资源筹措机制。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依托U-G-S2.0模式,发起成立“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高校联盟”,发挥附属学校“东师品牌”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本研一体化U-G-E”模式,重点推动一流建设学科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在学生联合培养、人才交流、重大课题协同攻关中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10.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实行“学科主体、学院促进、学校保障”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新机制,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深度融入“四点一线一面”教育发展空间布局,形成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发展格局,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式发展。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国际交流合作资源竞争与激励机制,激励学院、学科与境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实质性合作,逐步形成各学院和各学科广泛深入参与的大外事工作格局。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形势,推动与国内外对外开放发展程度较高的大学和学科建立有效的“在地国际化”交流机制,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对外开放协作发展新模式。

——构筑全球化科研合作网络。搭建高层次、可持续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与境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创新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支持一流建设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开拓并深化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探索合作建立国际科技研发中心,支持学校骨干教师与海外知名学者联合申报和承担科研合作项目。

——完善全球化师资引育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重点科研平台作用,引进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和团队。创新外籍教师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优化学科国际师资布局。完善教师出境科研交流与合作、研修和培训支持保障体系,构建国际科研交流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优化人才培养全球化体系。实施“东师学子全球视野拓展计划”,将学生赴境外学习经历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实施“留学东师质量提升计划”,拓宽国际学生招生渠道,完善培养体系,实现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汉语言等专业国际学生的规模化培养。

——提升服务国家外交贡献力。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建设与全球治理项目,提升学校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强教育援外基地、孔子学院建设,积极提供教育国际公共产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学校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是办学的第一选择,勇担师范大学“国家队”的崇高使命,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任务需求为导向,深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体现新担当,在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探索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1.服务国家教师教育振兴

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示范引领作用,高质量“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着力提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积极创建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学科集群,为国家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扎实推进“优师计划”,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招收优秀公费师范生,为当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持续优化与西藏、新疆、云南和东北等地高校的合作帮扶机制,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缩小教育差距、提升教育质量贡献东师力量。

2.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阶段性发展需求,逐步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生物技术、数字经济、生物育种等重点学科专业布局。与全国顶尖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组建前沿交叉研究院,加快建设若干战略性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机构,围绕“大数据+”“智能+”、新能源、先进材料等方向进行项目部署,大力支持重点领域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着力优化招生结构,将新增招生计划向服务重点领域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倾斜,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3.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聚焦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深入推进牵头承建的教育部“新时代东北教育新突破重大工程项目”,集聚区域特色型研究平台的优势力量,加快部署有组织的协同攻关。对接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牵头成立“吉林省高校师范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小冰麦”等规划项目研究,启动系列专项计划,深入推进与长春市、吉林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的产学研合作,全方位服务吉林振兴发展。加快深圳研究院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战略,强化与深圳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4.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以“输血”助“造血”的援建目标和“智力帮扶”的援建主线,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助力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发挥农村教育、教师教育、人文地理、景观生态学、生物育种等相关学科专业优势,对接地方政府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全力服务省域县域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学校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优先支持、重点保障,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1.坚持对标一流,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集群

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领航计划,在思想政治教育等若干领域形成国内领先、国际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方向,加快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跃升。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哲学、政治学等协同学科联动发展,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交叉融合,加强跨学科研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集群。

2.坚持瞄准前沿,致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创新

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为根基,围绕党和国家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部署,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方向,形成集成性、标志性重大研究成果。专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文库建设。以重大项目研究为牵引,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打造若干跨单位、跨学科、跨地区的协同创新研究团队。

3.坚持铸魂育人,深化幼小初高大一体化思政课改革

贯彻“大思政”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完善“大思政”运行机制。发挥师范大学优势特色,推进大学和附属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东师特色和广泛影响的教学改革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推进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打造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思政课程”建设示范平台,显著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4.坚持优先保障,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政策支撑

学校党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政策保障。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阵地建设,支持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论坛,打造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支持筹办学术刊物《青少年德育》,努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一流学术期刊。

(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坚持发挥文理基础学科门类齐全、结构优化、人才聚集、研究厚实的综合优势,强化基础学科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完善结构布局、提升原创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着力夯实学校长远发展之基。

1.完善基础学科结构布局

聚焦学科前沿问题和原始创新,发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优势,持续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围绕国家、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等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不断拓展学术链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类脑研究、新能源、生物育种等领域开展基础应用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2.升基础学科原创能力

强化基础学科研究计划原创导向,加快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部署。统筹基础学科国家级平台资源,探索建立依托国家级平台等牵头组织的重大科研任务机制,积极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落地落实。推进文史哲基础学科与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的交叉融合,建设综合性、跨学科实践的文科实验室。

3.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大力加强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与海内外一流大学、知名科研院所的拔尖学生联合培养机制,培育建设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实施本硕博贯通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者交叉融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探索弹性学分制、荣誉学位制度支持拔尖学生培养,鼓励联合培养和交换项目建设,加大对学生参与高质量跨文化学习的支持。

四、预期成效

1.整体实力

2025年,教师教育创新体系的国内领先地位和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支撑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服务体系、高端人才发展体系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更加突出,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一流师范大学的研究型、综合性特征更加显著。

2.学科水平

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学科方向达到或更加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一流培育学科领域达到或更加接近国家一流建设学科水平,新兴交叉学科在特色方向上形成集聚优势,“一特色四双驱”优势学科集群效应初显,学科精度稳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特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加牢固,立德树人成效更加显著,一体化“大思政”工作典型经验的辐射范围更加广泛,在国家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和创新型卓越教师、学术型拔尖人才、应用型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成熟,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加突出,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品格的优秀人才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4.师资队伍

支撑学科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师资队伍规模愈加合理、结构愈加优化,“郑德荣精神”典型引领的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愈加显著,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愈加彰显,人才发展环境愈加优渥。造就一批担当学校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青年优秀人才,汇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5.创新服务

交叉融合的科研范式进一步强化,科研创新生态明显优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实现多点突破,自主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持续增强,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任务的能力持续提高,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水平持续攀升,优秀文化传承平台基地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对东北全面振兴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更加坚实。

6.国际影响

国际学术交流机制更加健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进一步拓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能力稳步提升,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学术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显示度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局面。


五、组织保障

(一)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1.组织体系

持续完善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三级治理体系。学校层面,强化学校党委对“双一流”建设的统一领导,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决策,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工作组跨部门协同联动和资源统筹的职能。学院层面,进一步发挥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作用,依据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负责统筹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跨学科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营造一流的学术条件和环境,以优势学科方向建设拉动学院整体发展。学科层面,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两级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具体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职责。

2.管理体制

依托一流建设学科和学科方向两级学科带头人负责制,聚焦团队建设、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的突破性指标,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晰、战略举措有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与“十四五”规划紧密衔接一体化推进。基于“双一流”建设监测和成效评价指标,对照建设目标进行年度进展报告与周期考核评估。

3.工作机制

“双一流”建设工作置于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加大综合改革力度,加强顶层设计、资源统筹和政策协同,使学校整体建设向“双一流”和内涵发展上聚焦。“双一流”建设日常工作由发展规划处承担,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制定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责任清单、配套和促进政策,分别负责相关学科建设内容的审核、咨询、监管、保障和服务,以学科发展实效作为工作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确保“双一流”建设工作统筹推进。

(二)资源筹集配置机制

1.拓宽资源筹集渠道

建立资源多元筹集机制,以中央财政“双一流”引导专项经费为牵引,积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争取各方资源,形成“中央财政拨款+地方共建资金+校自筹经费”多元化投入、“政府+高校+社会”多元化合作共建“双一流”的格局。

2.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按照学校整体规划和学科自主支配、重点支持和整体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推进资源配置。一是紧密结合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将资源优先向一流建设学科配置,确保一流学科建设任务落地见效。二是针对优势学科、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分别采取差异化支持举措,建立健全资源二次分配调节机制,促进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持续完善学科建设经费管理,进一步优化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建设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

(三)监测、评价和调整机制

1.建立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

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实施动态监测、动态评估,建立学科预警机制。即时监测建设学科在建设周期内的水平变化,考察学科成长提升程度,依据建设状况及时提出诊断建议。

2.构建以一流绩效为导向的学科评价体系

一是以质量、贡献和特色为核心导向,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实施分类评价,引导特色发展,构建以一流绩效为评价指标的全方位、多维度、开放性学科评价体系。二是实行以学科团队为单位的整体评价方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任务作为学科建设内涵和整体进行考核。

3.优化动态调整机制

一是不断优化基于关键绩效考核的一流建设学科资源动态调整机制。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二是不断优化基于国家需求和建设成效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的前瞻性布局。三是不断优化基于长周期建设目标管理的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建设周期考核结果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